紫笔文学 > 我在水浒捡尸成圣小说免费阅读 > 第179章 求仙投名状(6k)

第179章 求仙投名状(6k)


杨长被问得不禁一愣,他们途中住过磁州、河间等地,从未被这样刻意盘查。

    这腌臜,难道想索贿?

    他不想被一小卒绊住,也不想闹出动静来,便从怀里掏出两块碎银,陪着笑脸递了出去。

    “我们是中原旅人,来蓟州看看山水,请行个方便”

    “嗯?”

    那军头收下碎银,并没有痛快放行,反而语带讥讽:“我们为汉人卖命,你们却在游山玩水,真是同人不同命.”

    “辛苦,辛苦”

    杨长笑着应了两声,拉着赵福金就往外走。

    赵福金虽戴着面具,却难那掩动人的身姿,引军头在她身上打转。

    “站住!”

    “还有事?”

    “你,把面具摘掉!青天白日,何故假面?”

    “拙妻貌丑,故用假面。”

    杨长语气变得僵硬,他本来不想惹麻烦,但对方上赶着找死,就没打算再给好脸,赵福金已吓得躲到他身后。

    “能有多丑?摘了假面让我验看,蓟州仍多有辽人细作,本将奉命严查!”

    “是吗?”

    杨长被这兵痞惹恼,皮笑肉不笑伸出右手。

    “看看我手里是什么?”

    “什么?”

    军头误以为还有贿赂,遂身体倾斜探出头去,却看那手心空空如野。

    “是什么?”

    “黯然销魂掌!”

    杨长揸开五指,去那军头脸上只一掌,打的他踉跄往旁窜倒,左脸的好几颗牙齿,伴着血唾飞出嘴。

    “起法,快走!”

    “哦好。”

    赵福金得了提醒,慌忙掐诀念咒作法,幻化出风火二轮。

    其余门卒发现不懂,吩咐拔刀冲来支援,都被杨长数拳震飞。

    “你们.”

    “有反贼!”

    门卒们慌作一团,有人逃跑有人呼喊,而杨长已搂着赵福金,脚踏风火轮飞驰而去。

    城上哨兵双目圆睁,他急忙揉了揉自己眼睛,心说自己今天起猛?再睁眼,只见一个小黑点越来越远。

    不一会,渔阳守将带援军赶到,看到城下倒了七八个,并没辽人趁乱夺城。

    “谁能告诉我,这里发生了什么?”

    “刚才有人闯城门,出手打伤了罗押正.”

    “有多少人?”

    “两个.”

    “才两个?”

    守将听后手指重复了一遍,同时看向捂脸的罗押正,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你们是废物吗?”

    “将军,他们不是人.”

    “你说什么?”

    “这两人能凌空飞行,说不定是神仙”

    赵福金神行法已熟练,转眼就飞出几十里开外,在一条小河边停了下来。

    “二仙山往那边走?”

    “蓟州三面开阔,只有北面山脉连成一片,你再往东就是平州了。”

    “哦”

    听了杨长的提醒,赵福金耳根子瞬间红了,她在宫里也读了些书,对燕京周边有粗略了解,却在实践中犯了迷糊。

    也是因为刚才太着急,让她都没时间去考虑问题,此时尴尬回应:“杨郎既然知道方向,刚才就该提醒我的。”

    “无妨,公主神行法已熟,绕点路也没关系,我也不知具体位置,等会途中遇到人家,得停下来问路。”

    “知道了”

    赵福金见杨长不急,也就没着急马上赶路,而是先蹲在河边洗手。

    身为高贵公主,常年生活在整洁环境,像这样长时间餐风饮露,她还没有完全习惯。

    刚才城门遭盘诘,紧张得手心冒汗,之后一路神行风干,香汗化作掌心泥。

    “杨郎,常胜军如此跋扈,在燕地又不得人心,真不明白爹为何厚待,难道就因能打仗?”

    “不然呢?若是没有常胜军,燕京估计拿不回来,北伐军对辽作战,只有他们能打胜仗,陛下自然要器重,只不过”

    “不过什么?”

    “常胜军主要是辽人、奚人,对咱们大宋没有归属感,听说按宋金之间盟约,辽国的‘遗产’都该是金国的,郭药师和他的部曲也该归金,童贯为了留下这支力量,用燕山府治下三万富户向金国交换,他们都是百五十贯以上家业者.”

    杨长说完一声长叹,这些故事当初从韩世忠处听来的,既然能在宋军之中广为流传,想来不是有人造谣童贯。

    赵福金听后愕然,半晌才诧异追问:“就是除了燕京是买的,就连常胜军也是买的?如此岂非寒了燕地民心?而常胜军在这边作威作福,似乎也不能一劳永逸,杨郎应该上书劝谏”

    “我?”

    杨长先指着自己,然后摇头苦笑:“连公主都能看出来,朝中大臣及陛下岂能不知?我这五品小官凑什么热闹?无论买回还是打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收复故土这成就,在他们手里实现了,史书上可以大书特书。”

    “若能真心为大宋也行,我总觉得这群人不可靠.”

    “呵呵,我初到梁山仅为小卒,可知为何能脱颖而出?”

    赵福金沉思之际,看到杨长举起拳头,意味深长补充道:“江湖上就认这个,能打就能赢得尊重,要想让常胜军归心,就得比他们更强!”

    “杨郎说得对,临时借来的力量,终不是自己的”

    “是啊,我们出发吧。”

    “好。”

    赵福金虽是感叹常胜军,杨长却下意识代入了自己,他凭借【捡尸者】命格发迹,一身本领都是捡来的。

    换句话说,这些也是借来的力量,会不会有一天消失?

    想到有这种可能,杨某人顿时惴惴不安,急忙呼唤公主趱行。

    赵福金祭出风火轮,转道向北去寻二仙山,途中经过几个乡民指点,刚到辰时就行至山下。

    二仙山藏于群山之间,远观即不巍峨又不奇绝,很难与仙山联系上。

    杨长感慨法术真快,如果自己骑马来寻仙,边走边问可能要耗费两天,而现在只用了两个时辰。

    山间小路逼仄,赵福金的神行法在此不好使,杨长也不愿她在此卖弄法术,于是两人踏着山道、顶着日头缓行。

    八月已入秋,暑热却是极盛。

    好在山上植被茂盛,青松翠柏随处可见,不时还有清风拂冈,行至半山腰都没生汗。

    半山腰遇到岔路,上山小径与松林小蹊。

    杨长根据经验,弃掉苍莽上山小径,转投松林下小蹊。

    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紫虚观就藏在前方松林中,有人活动踩出了林间小道。

    转瞬行至观前,门后闪出一个童子,拦住两人去路。

    “是你?”

    “你是.”

    “好汉忘了?蜈蚣岭,坟庵。”

    “原来是”

    杨长终于记起来,当年武松化身修罗,自己在蜈蚣岭止杀,巧合救下的小道童,竟然出现在这里。

    只是几年时间长了个,杨长一时间没认出来,心说缘分这东西真是妙,当年若没结下这善果,今日不得多费一番唇舌?

    拜师一事,稳上加稳。

    杨长对道童打个稽首,微笑着套近乎说道:“仙童缘何在此?记得伱当时说要回家乡”

    “好汉应该忘了,小人家就在蓟州。”

    “原来如此,你在这紫虚观”

    “当年我回到家乡,父母兄弟皆已故去,偶然寻到这紫虚观,做了个守观童子。”

    “是这样”

    杨长暗忖你能给大佬看门,也是外人求不来的福分,旋即说道:“我与公孙一清、乔道清皆有交情,今日路过此地特来探望,顺便求见罗真人指点迷津。”

    “原来如此,师祖此时应在朝真,你们请入门内等候,我去通传两位师叔”

    童子言罢打了稽首,如一阵风跑得不见人。

    “杨郎真是交友广泛,居然连此处童子都认识。”

    “呵呵,也是之前因缘际会,攒下点交情。”

    “嗯,这紫虚观.”

    赵福金话没说完,已开始环顾四周。

    这里没有神霄宫宏伟,瓦上的青苔也没人清理,反而显得古色古香、超凡脱尘,与赵佶建的道观形成强烈反差。

    “此地清幽恬淡,或许才是修道之所,我爹太注重形式,他该来看看”

    “大宋开国以来,只有太宗皇帝,曾带兵来过燕地,可惜兵败在高粱河。”

    “如果太宗真能收复燕云,就没有现在这么多事.”

    “历史没有如果,对了,高粱河就在蓟州”

    杨长话还没说完,突然看见斜前方廊下,那道童引着乔道清走来,他旋即与赵福金迎上前。

    “乔先生。”

    “乔先生”

    “杨观察、杨夫人,你们竟真来了二仙山,我引你们去见本师。”

    看见乔道清做出指引手势,杨长随即示意赵福金跟上,他在路上好奇问道:“刚听说真人正在朝真,此时过去会不会打扰?”

    “师父朝真已毕,现在云床养性。”

    “之前那件事”

    “小道曾斗胆提过,师父却没有作答,全靠观察造化。”

    “好吧,一清先生在吗?”

    “他与马灵,此时都在轩内,这边请”

    杨长约接近罗真人约紧张,他一路上不停向乔道清请教,想通过问答也缓解内心压力,但是还没问出个所以然,就被引入松鹤轩中。

    云床之上,须发皆白的罗真人,正盘腿闭目养神,公孙胜、马灵侍立左右。

    杨长仅看他这坐像,脑海就闪出仙风道骨四个字,随即带着赵福金拱手行礼。

    “此二位何来?”

    “弟子曾告我师,此沁州义友杨长,久慕我师神仙之名,欲到观中恭听教诲,今日路过蓟州,顺路上山拜谒。”

    “哦?”

    罗真人双眸慈祥,不像智真长老般深邃,给杨长以亲切之感。

    “你就是杨长?那你旁边是”

    “拙妻赵氏.”

    杨长在真人面前不敢说假,回答完见到罗真人捋须点头。

    “好好好。”

    “小可向道已久,希望他日能拜在真人门下,每日”

    “你不合适。”

    “呃”

    罗真人决然的回答,让杨长直接怔在原地,他马上调整心情,继续争取:“小可或许现在不合适,等处理好手头之事,就应该”

    “你真不合适,除却这位赵夫人,应该还有两位?”

    “啊是的,她们也有道心.”

    “有道心者多矣,并非都要出家修持,阁下与我没师徒之缘,就此下山去罢.”

    以为罗真人要拿娶妻拒绝,正想用天师道可以娶妻辩驳,岂料对方直接搬出缘分一说,这让他没办法回应。

    老远来一趟,杨长不想被打发,于是壮胆追问:“小可在梁山之时,曾聆听高足一清先生讲道,遂对真人心生仰慕之情,小可敢问真人,不知缘为何物?如何才能与真人结缘?”

    公孙胜慌忙打个稽首,暗忖杨长依旧没变,还是梁山那样胆大性格,你就不怕触怒吾师?当初李逵可吃了苦头。

    “缘归命运也,阁下命数已改,岂能回避?”

    罗真人话到中途,刻意看了公孙胜一眼,捋须悠悠道:“阁下既然提及梁山,提及与劣徒有交情,倒也真有一份因果在,那我便给你个机会?”

    “多谢真人,多谢师.”

    杨长听了前半句,感觉自己就像在裸奔,底细被人看了个遍,心中感叹罗真人,但后半句又给了希望。

    他听完内心狂喜,当即就要行大礼。

    “别忙下拜。”

    “我”

    杨长想动却不能动,整个身体顿时僵住。

    定身术?真厉害!

    “我有个条件。”

    “真人请讲。”

    等到罗真人再次开口,杨长身体又恢复如初,于是再不敢莽撞乱喊。

    “提到水泊梁山,听说有人去入伙,需要献纳投名状,阁下欲拜我在门下,也递个投名状怎样?”

    “安?”

    罗真人提的这个要求,不但惊得杨长合不拢嘴,就连几个弟子也面面相觑,心说怎么扯到江湖作派?

    一个敢问,一个敢答。

    杨长短暂一怔,拱手郑重询问:“真人要什么投名状?”

    “山下西南十里处,明天中午有队蓟州官兵经过,他们能会去掳掠百姓子女、霸占田屋,你即绰号光明天尊,可去救下那一村百姓。”

    “啊这.”

    “去吧,先做好此事,再说后话。”

    罗真人说完此话,再次合上眼睛闭目养神。

    乔道清看了公孙胜一眼,主动上前引杨长外屋外走去,马灵紧随其后也跟了出来。

    行至殿前廊下,杨长终于没能忍住,拉着两人追问:“真人是什么意思?是让我把百姓救到他处,还是把蓟州官兵赶走?”

    “师父深意,我等不知,请自决之。”

    乔道清看了马灵一眼,捋着胡须不停摇头,他俩都不知罗真人想法。

    马灵则提醒道:“此时天色尚早,杨夫人学了我神行法,你们可以先去看看,说不定等到了地方,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有道理,就此告辞。”

    杨长当即辞了乔、马,又在门口与道童旧友作别,随后与赵福金并肩走出松林,顺着来时山道往山下走去。

    下山途中,杨长一直默不作声,赵福金也没多问。

    辗转行至山脚,日头已经没入西山,天黑还有一个时辰。

    “现在过去?”

    “走吧。”

    “你来指路。”

    “好。”

    有了神行法赶路,十里路顷刻就能到。

    赵福金带着杨长御风而行,花了约半个时辰找到目的地。

    杨长用【鹰视鸮目】在远处眺望,发现那是个依山傍水的村落,上百间房屋如棋盘散落其间,村民们忙完正从地里往家走。

    赵福金提前收了法门,与杨长信步来到村口客店,并在店里点了酒饭充饥。

    杨长通过与店家攀谈,得知此村落名为卢家庄,是从涿州迁来的卢家旁支,祖上可以追溯至唐朝,后来在辽人统治下没落。

    卢家客店设有住宿,两人吃了饭就地住下。

    转眼夜幕降临,杨长与赵福金在店前空地纳凉,看到庄上的房屋闪着微光,隐隐能听到孩童哭闹与犬吠,好一副田园生活的画面。

    “明天真有官军会来?”

    “罗真人道法高深,既然指引我来这里,应该有他的道理。”

    “常胜军飞扬跋扈,在渔阳都那般嚣张,到了乡间岂不更甚?杨郎打算怎么救?”

    “呵”

    杨长苦涩一笑,喃喃说道:“无非是带走他们,或者打退官军两条路,只是无论哪个办法,我都认为很麻烦,或许这就是对我的考验。”

    “卢家庄几百口,仓促之间想全带走,可能不太现实,或许是让打退官军?这些常胜军本就讨打,以杨郎的过人武艺,三五十人怕不是你对手?”

    “三五十人?我是没带称手兵器与战马,否则三五百或者上千都不惧,只是临时打退有什么用?我不能永远留在此地,但常胜军就驻扎在燕京,一旦我在这离出手伤了人,卢家庄就不是遭劫掠这么简单.”

    “他们必然报复,这还真是两难呐。”

    赵福金没见过杀戮,但想一想也知道后果严重,看到眼前村庄的烟火气,她是真不忍心就此湮灭。

    她正母性泛滥、感性哀伤,身旁大手突然揽住自己肩膀。

    “走吧,先回去休息,明天再说。”

    “不是,你要是没想好,夜里睡得着吗?干脆咱们不用管,明天直接回沁州?总不能现在就去学道。”

    “公主觉得我不管,事情就不会发生?”

    “这”

    赵福金先是一愣,随即反问:“可天下之大,这种事到处都有,你管得过来么?”

    “说得也是,是我越俎代庖了,那是陛下该管的.”

    “我爹也不行”

    沁州北上这七八日,只有夜宿卢家庄这晚,杨长与赵福金都没兴致,两人心里都装着事。

    次日一早,杨长与赵福金早早醒来,付了房钱就匆匆离去。

    他并没有放弃任务,而是打算在半路阻挡,事后就不会牵连卢家庄。

    赵福金有神行法,杨长有【鹰视鸮目】,两人组合侦察敌情,相当于全程雷达跟踪。

    夫妻俩一路南下,直接来到三十里外渔阳城外,监视常胜军会不会出城。

    刚刚过了辰时,果然看到一队五十人步卒,举着军旗向着两人方向而来,很有可能就是去卢家庄。

    “我们侧面隐蔽,避开他们视线。”

    “哦。”

    赵福金看不清楚,只能听杨长安排。

    转移到隐蔽位置,赵福金撤了法术,好奇追问:“杨郎打算在何处下手?”

    “不急,找个半路没人的地方。”

    “都听你的,不过罗真人这奇怪要求,真不像个得道高人,希望他能说话算话。”

    “嗯?应该会吧。”

    杨长被赵福金无心的话触动,他不禁怀疑其罗真人动机来,心说宗教不都是劝人向善么?哪有学江湖好汉纳投名状?

    公孙胜知道自己手段,对付几十个喽啰不很轻松?老罗到底想考验什么?

    想得越多越犹豫,他与赵福金跟随监视,直到离卢家庄只剩八里,都没决定是否动手。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呼唤声。

    “好汉,是你吗?”

    “谁?”

    杨长与赵福金猛然回头,赫然是昨天紫虚观前的道童,也就是他在蜈蚣岭救下那位。

    道童悄无声息靠近,杨长还没来及思考原因,对方已快步走到跟前。

    “还真是你们,这附近没啥风景,为何在此逗留?”

    “喏。”杨长心中疑惑无人解,便指着左前方对道童敞开心扉:“那边不远处有一队官军,要去北边卢家庄作恶,罗真人让我救下村子,然后就可能收我为弟子。”

    “那你等什么?”

    “出家人一般都慈悲,我怕他不是真让我伤人或杀人,可能是考验别的东西,故而一直犹豫不定.”

    “哦。”

    道童憨憨点头,跟着补充道:“我觉得你别多想,除恶扬善总没错。”

    “可他们还没作恶,若我现在动手.”

    “你怕师祖骗你?”

    见杨长欲言又止,道童居然道破他想法,并好奇追问:“我听师叔们讲,你现在是朝廷大官,不方便对官军动手?”

    “这倒不是,常胜军名声不好,我教训他们,没有顾及。”

    “既然如此,你为何要跟师祖拜师?人间富贵不好么?”

    道童一句接语句,让杨长竟有点应接不暇,心中不觉啧啧称奇。

    “富贵岂能长久?我也不在乎功名利禄,所以想跟学长生法。”

    “原来你拜师,是想求长生啊?目的不单纯呢。”

    “没有目的做事,事情便失去了意义,嗨,我干嘛说这些?仙童不在道观,来此地作甚?”

    “喏,这本书,给你。”

    道童取出一本书,递给杨长说道:“师祖说教不了你,还说‘世间处处皆是道,何必执着寻道门?’书中有他批注,请你自行体会。”

    “原来你是罗真人派,咦?这不是.”

    杨长惊讶接下书本,发现是当初用做由头,给公孙胜的《风水堪舆》,此时又回到了自己手里。

    “对了,卢家庄危难,请帮忙解救。”

    “罗真人的意思?”

    “不是,是我个人请求,小道姓卢,告辞。”

    “哦,再会.”

    杨长简单拱了拱手,就迫不及待翻开封面。

    第一页,没变化。

    第二页,也没变化。

    奇哉怪也,批注在哪里?

    是罗真人晃点?还是卢道童乱语?

    直到翻开第三页,书中突然金光大盛,而后钻入他眉心。

    (本章完)


  (https://www.zbbwx.net/book/3221946/11110955.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