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回到古代封王侯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 第二百八十一章 御书房里谈功过

第二百八十一章 御书房里谈功过


许冰脸色冰冷:“据我所知那苏青虽是陛下亲赐的千总,可却已辞官回乡。并没有接受到朝廷的任命,却擅自带兵作战,是谁给的权利?”

“远的不说,就此番皇命分明是命卫所石奇军节制众军。你们天雄军却不顾圣旨擅自出战,带着平民百姓,甚至还联合了那些山匪……”

“陆帅说要论功行赏,在下倒是觉得先该论一论这份罪过。”

一连串质问职责犹如连珠炮似得接踵而至。

在场众官面色随之凝重起来。

其实以在场众人的的脑筋早就在奏章中看到了这一层,只是因为这场大战大捷,大家才没将这事搬到台面上。

可现在随着许冰将这层遮羞布拉下,许多人也不得不开始揣测上意了。

“苏青确实没有直接上任,而是以幕僚的身份出任。”

“而许大学士刚刚说的擅自出战等无非都是权宜之计,战场千变万化,若不找准时机,岂能一击制胜?”

知道这个话题不好避过,陆业横眉,耐着性子一一反驳。

“非要等金人入了关,将你的脑袋砍下来的时候你才甘心么?”

他越说越激动,若非这里是御书房,他都想一棍子敲死眼前这个混账。

李泰山也是附和道:“是啊,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许冰一下抓住了言语中的漏洞:“好一个君命有所不受,今日带兵擅自出战是君命有所不受,他日若你陆帅部将黄袍加身,是不是也是君命有所不受?”

听到这话,所有大臣顿时噤若寒蝉。

李泰山当即指责道:“许冰,陛下面前这种诛心之言,你怎么说得出来?你这是要扼杀功臣么?”

许冰毫不留情的反驳道:“功是功过是过,我只不过据实而论罢了。”

一场骂战再度再御书房里掀起。

各自站队,找好了阵脚开始辩论。

以李泰山为首的一派人支持论功行赏,另一派人则以许冰为首坚持要先问罪。

两边人争吵不休。

“行了,你们当我这御书房是菜市场么?”

随着周帝平平淡淡的声音响起,宛如一根定海神针般,令原本熙熙攘攘的御书房一起安静了下来。

“臣等不敢!”

众人俯身行礼,只是气氛依旧沉重。

周帝却仿佛没注意到一般,自顾自的整理着桌案,没有直接表态,而是道:“许冰说得有些过了,朕向来赏罚分明,绝不会漏过一个有功之臣的。”

陆业连忙刚拱手:“谢陛下厚爱,只是苏青……”

周帝微微笑道:“陆业,你权且退下吧,这些日子你在外面打仗也辛苦了,就好好在府中休养吧,没什么事就不要出门了。”

“对于将士们的赏赐我会令商议,至于你和苏青的赏赐,这事再议罢了。”

周帝话音很轻,可听到的人脸色都一变。

尤其是李泰山一派更是感到了不对。

陛下这话说得轻飘飘的,可就在这风轻云淡中的意思分明是要将陆业禁足。

更重要的事并且只字不提如何论功的事,显然并没有多少赏赐之意!

陆业面色一变:“可是陛下!”

不等陆业开口说话,周帝重复了一遍,眉宇中也透露出些许的不耐:“朕说了,退下吧。”

“陛下……”

陆业还想要辩驳两句,可魏忠在边上拼命的使眼色,到嘴的话才打住,转为露出不甘,“臣告退。”

李泰山和许冰还在眼巴巴的等着周帝开口。

李泰山眼中泛着泪水,道:“陛下,老臣冒死进言,苏家公忠体国再怎么样也应该赏赐,若是不多加赏赐,怕是凉了三军之心啊!”

周帝只是将头埋在书案上,头也不抬,似乎在写着什么:“朕乏了,你们也下去吧。”

许冰似笑非笑的望了李泰山一眼。

到了这里,就算是傻子也明白周帝的意思。

是要将这一场论功行赏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其他人面面相觑,也不敢违背周帝意思,缓缓退下。

御书房陷入了安静。

而周帝也停下了手里的毛笔,将一副字画放在眼前细细端详了起来,目光时而闪烁,时而沉重。

只见这诺大一幅字画上面只有诺大的一个“离”字。

周帝忽然朝着问身边的魏忠问:“魏忠,你觉得这幅字怎么样?”

魏忠眼睛一眯。

他迅速判断出了周帝的意图,却没有点破,而是装傻道:“陛下真是写得一手好字。”

“你藏拙了。”

周帝放下手里的字画,呵呵笑了笑,目光似能洞察人心一般,“我听说外面人家都说流水的阁老,铁打的魏公,这十几年来最了解朕的怕只有你魏忠了。”

魏忠神态依旧恭敬:“奴婢不敢,奴婢只是只是一条老狗,陛下说什么,就是什么。仅此而已。”

对这个回答周帝只是报之一笑,他拿起这副字画,淡淡道:“离者为龟。龟负洛书,天授神物。既然要赏赐,就将这幅字和我的话赏给苏青吧。”

“对了。”

说到这,周帝像是想起了什么,问,“我记得你们内监司有个刘聚成是吧?听说他在你们内监司过得不错,反正关得也够久了,就派他去传令吧。”

明明只是风轻云淡的一句话,却听得魏忠暗暗心惊。

当初他害怕陛下打压苏青,刻意将刘聚成禁足,以让内监司与苏青拉清界限。

没想到这竟然也在陛下监视之中。

周帝却并没有在这个话题上多做纠结,只是道:“行了,去吧。”

魏忠双手接过书卷,点了点头:“奴婢明白了。”

由于周帝下达了论功行赏的命令,接下来一段时间都在为了如何赏赐的问题争执不下,甚至为此内阁大臣们都快得打起来。

另一边的定州城则在风风火火的重建之中。

在苏青的规划之下,各个工厂也开始陆续恢复生产工作,整个定州城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倒塌的房屋重新修建,就连洪水留下的淤泥也被清空到城外成为肥料。

所有定州城的百姓都投入了这场火热的生产建设之中。

整个苏府的人手更是作为苏青精锐心腹被分散到了各行各业的重建之中。

而作为如今事实上定州城主,苏青更是一刻不敢停歇。


  (https://www.zbbwx.net/book/3225754/11110853.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