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篡蒙:我在黄金家族当国师 > 第468章 南宋的十胜十败之说

第468章 南宋的十胜十败之说


此时的大宋,朝堂之上,一片愁云惨淡,如此一幕,在去年已经发生过一次了。当时原本关中大军正在进攻山东的红袄军。

    南宋君臣经过一番商议之后,最终决定不去救援红袄军,眼睁睁的看着整个山东,被关中王拿下。而随后关中王不宣而战,直接攻打了楚州,导致南宋失去了楚州重镇。

    整个淮河防线被撕开一个口子,这一年的时间,关中大军更是在楚州方向集结了重兵,甚至打造了不少战船,大有一副要渡江而来的意思。

    距离楚州最近的扬州城,直接就成了前线地带,整个江淮防线都受到了巨大的挑战,不得不重新部署各种战略,将整个防线进行收缩。

    甚至就连襄樊之地的防线也受到了一些影响,不得不做出一些调整和改变。

    “都打听清楚了吗?消息确切吗?关中的大军真的要进攻我南宋了?”宋皇赵昀坐在龙椅之上,扶着脑袋开口说道。

    绝望啊,自他登基以来,就从来没有收到过一个好消息,特别是和这位关中王对决的时候。

    没想到这一次关中大军,才刚刚消停了一年的功夫,这就又要大举来犯了。

    “回禀官家,我们已经确定了关中王他正在集结中原、河北,还有关中三路的军队,估计今年就要领兵南下攻打襄樊之地了。”一个武将咬了咬牙,站起来开口说道。

    襄阳是他们长江防线的重镇,若是襄阳城失守,那么整个长江防线都会崩溃,关中大军就可以长驱直入。

    “楚州方向,关中大军也在集结重兵,扬州知州也在向朝廷求援,请求派出援军,防守扬州一带。”一个文官站出来,开口说道。

    “官家,长江、江淮等地的流域的知州,守将也报告说,关中大军在重庆府建造了大量的战船,囤积了重兵。

    似乎也有从那里进攻的迹象,请求派出援军支援。”另一个文官开口说道。

    现在有战争迹象的可不止一处,关中大军这一次看样子是要多线作战,对他们大宋发起进攻。

    “汉中方向的关中大军也在集结,大有从汉中出兵的迹象。”一个文官开口说道。

    没办法,好消息确实没有,但坏消息却不止一个。

    听到这些消息的赵昀都已经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各地都在要兵求援。

    各地都说关中大军在集结,所以关中的主力到底在哪呢?你们这帮饭桶是吃干饭的吗?

    “总领襄阳一带防务的指挥官是谁?”赵昀开口说道。

    “回禀官家,乃是制置使孟珙总领的大军。襄阳一带的所有防务,三军统帅都是孟将军。”一个武将站起来,开口说道。

    现在他们整个大宋能够撑起天来的,也就只有这位孟将军了,在上一次蒙古大军南征的时候,就是这位孟将军领兵打败了蒙古大军。

    更是杀死了当时蒙古大汗窝阔台的儿子,这些年一直总领襄阳一带的防务,建立了一条完美的相反防御体系。

    并且在当地募兵建军,加固城防,筹集粮草。

    孟珙的这种行为,在南宋的一些文臣眼中,确实有自立的嫌疑,但南宋君臣,也知道此时此刻,是不能再动武将了,这些年武将的待遇在南宋也稍微变好了一些。

    “有孟将军总领襄樊一带的防务,寡人无忧也。”赵昀点了点头开口说道。(中国皇帝通常自称“朕”,以彰显皇权的至高无上。然而,在宋朝,皇帝开始自称“官家”和“寡人”。)

    对于孟珙的军事才能,他还是十分认同的,现在他们大宋朝能打的将领没几个,这位孟珙就是一人,他手底下的几个将领也是非常能打。

    这些年在襄樊之地也是经营多年,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防御体系。这位孟珙将军曾经表示过,即使是十倍之敌的蒙古大军来犯,他也能将对方挡住。

    而且襄阳城经过这些年的加固修建,早已今非昔比,也不害怕关中大军的进攻。

    所以襄阳一带的防务问题,赵昀并不担心,惟一比较忧愁的,就是长江流域还有楚州淮河方向了。

    长江流域倒还好说,只要加派一些战船,让当地的部队做好防守就可以。

    关中的大军,虽然这些年也在训练水师,但和他们大宋的水师比起来,还是差了不少的。

    想要在水师方面打败南宋,在赵昀看来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他们南宋的大军,骑兵上会被你们蒙古打败,步兵上会被你们关中打败,可要说玩水师的话,他大宋还是拿得出点东西的。

    这也是他们大宋唯一还拿的出手的一支军队了。

    他们大宋之所以能偏安于南方一隅之地,也是因为长江天险,和强大的水军,这才成功阻挡了金国大军的南下。

    至于汉中一带,也属于襄樊防线的地区,可以交给孟珙将军自行处置,而且据说汉中一带的兵力也不是太多。

    现在唯一要担心的,就是楚州方向的防务问题了。

    楚州方向可以直接进攻扬州,而如果一旦扬州城被攻破,那么关中军队可以那攻击的范围就太多了。

    甚至他的临安府,都会直接暴露在关中的视野当中,关中的骑兵随时可以南下。

    到时候,整个大宋的京师,都要暴露在关中大军的铁蹄面前,关中大军可是有大量骑兵部队的,毕竟是背靠蒙古。

    “扬州城方面一定要加强防务,再派两万军队前去支援扬州城,另外再送一些最新研制出来的火石炮,霹雳炮过去。”赵询开口说道。

    扬州城本来就有三万守军,再派上两万守军,总兵力就可以到达五万人,五万人坚守不出的话,扬州城应该是可以防得住的。

    毕竟根据现有的情报来推断。这一次贯中大军的主要目标还是攻打襄阳,襄樊防线才是重中之重。

    “谨遵官家旨意。”一帮文臣武将跪在地上,开口说道。

    襄樊一带的防务,不需要朝廷操心,自有孟珙带领孟家军驻守,长江流域,南宋的水军有着绝对的信心只要关中王的水军敢露头,那么就全歼他们。

    “希望上天庇佑我大宋,能够安然度过此劫。”赵昀开口说道。

    “官家!您何必长他人之威风,灭自家之士气呢?微臣觉得,此战我大宋必胜。”一个叫李全的文官站出来开口说道。

    “哦!李大人的意思是!我大宋此战必胜。”一个武将起身开口问道。

    我们这些武将都没信心,你哪来的信心啊?

    要知道关中大军可是足足有二十五万人的,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且这一次关中王,是带着灭亡他们大宋的决心来的。

    可谓是来势汹汹,兵强马壮,怎么到了你嘴里,就是此战我大宋必胜了。

    “哼,在下以为,敌军有十败,我军有十胜也。”姓李的文官摸了摸自己的胡子,开口说道。

    满朝文武听到这话都是一脸的懵逼,不知道这位李大人,到底在玩什么花样,什么十胜十败啊?(这时候三国演义还没出呢!而且郭嘉历史上也没有提出过什么十胜十败。)

    “李大人,你且说说我均有哪十胜?”

    “官家!我大宋君臣上下一心,此乃一胜。

    我大宋兵强马壮,此乃二胜,军民同仇敌忾,共抗敌军,此乃第三胜!

    关中大军连年征战,早已人困马乏,民不聊生,此乃我军的第四胜。

    关中大军远道而来,我襄樊之地,长江流域防线都是固若金汤,此乃我军的第五胜。

    关中王不过是蒙古册封的一届伪王,就像是当年的金国扶持的伪齐国,看似强大,实则外强中干,此乃我军第六胜。

    关中王此人骄傲自大,且目中无人,多次羞辱于官家,非明主也,此乃我大宋的第七胜。

    蒙古草原内部不稳,新的大汗贵由刚刚登基,并不能集中全部力量来南下攻我大宋,此乃我军第八胜。

    关中大军,由蒙古骑兵、关中之兵,河北之兵组成,蒙古多维骑兵在我南方行军不利。

    河北大军名并非关中王之嫡系,乃是不久之前才刚刚向关中王投效的军队。

    敌人看似强大实则军队各有派系,打起仗来的时候,肯定无法统一指挥,此乃我军第九胜。

    我大宋水军,天下无双,关中大军竟然妄图出长江来攻,我水师乃是以短击长,此乃我军第十胜。

    官家还有诸位大人,你们说有此十胜,我大宋如何会输啊?”李大人摸了摸自己的胡子,十分得意的开口说道。

    这是他想了好几个晚上,才想出来的十大胜,一会还有关中王的十大败呢!

    “李大人这十胜之说,确有可取之处,关中大军看似强大,实则内部问题居多,我大宋水师更是无人能敌。”一位文官点了点头,开口说道。

    “哈哈哈!李大人说得好,我们不能灭了自己威风,长他人之志气,那你说说关中大军有哪十败啊?”赵昀听到所谓的十胜之后,也是非常开心。

    可不是吗?这一次可不同往日了。以前的时候和关中大军交战,他们南宋的军队都是进攻居多,防御的较少。

    唯一丢的只有川蜀之地,和楚州城,这也只是关中大军偷袭所致,论防御他们南宋还没怕过谁?

    至于取川蜀之地,那也是偷袭,而且是趁着他南宋大军主力支援金国的时候。

    “哈哈哈!关中大军远道而来首先就水土不服,北方士兵不服南方水土,此乃第一败。

    关中王训练的水师,看似强大无比,实则只是一群西方蛮夷所训练,造船技术也是西方蛮夷所传,怎比得我大宋百战之师?此乃第二败。

    蒙古骑兵残暴无比,我前线百姓,还有众将士,一心抗敌,占据天时地利人和,此乃关中大军第三败。

    我南宋猛将如云,孟将军有不输当年岳武穆之勇,此乃关中王第四败。

    我大宋三军将士皆是用命,百姓上下一心,各地守军士气高昂,粮草充沛,此乃关中大军第五败。

    蒙古局势不稳,新继位的蒙古大汗贵由,被关中王蒙蔽,我等可派遣使者挑唆蒙古大汗。

    讲明利害关系,让蒙古大汗猜忌关中王,此乃关中军队第六败。

    我大宋坐有长江天险,淮河之防线,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此乃关中大军第七败。

    我大宋朝堂之上,官员清廉,武将更是有勇有谋,各地官员都是胆识过人之辈,此乃关中大军第八败。

    官家更是爱民如子,乃是千古之圣君,比之秦皇汉武也不输分毫,怎是那关中伪王可比?

    此乃关中王之第九败。

    官家贵为天子,我大宋乃是天下之正统,有上天庇佑,此战在上天庇佑之下,我大宋焉有失败之理?

    此乃关中王第十败,有此十胜十败,我军难道不能必胜吗?”李全开口说道。

    此话一出,顿时博得了一个满堂彩,大量的文官开始举手鼓掌,就连南宋的皇帝赵昀也听得开心无比。

    “李大人说的好啊!李大人之文采,我等佩服无已。”

    “哈哈哈哈!李大人高见,有此十胜十败,此战我大宋必定大胜关中。”

    一大群文官顿时向李全围住,都是满面红光,好像由此十胜十败之后,他们已经赢了一样。

    李全说的对,自己可是千古圣君,而且乃是真龙天子啊!得上天之庇佑赵昀坐在龙椅之上,也是满脸笑意。

    将自己比作秦皇汉武,这话听着确实很舒服啊!

    只有一些有远见的武将此时脸色有点不太好看,这姓李的说的话确实是非常好听,让人一听就觉得心里舒服,但里面能用的东西也就几个。

    不过是总结了一下敌我之间的强弱,更是将满朝的文武,还有官家吹嘘了一遍而已,此等溜须拍马之辈。也能在这朝堂之中。

    唉!此战大宋凶也!

    “说的对,蒙古那边,新一代的大汗才刚刚继位,我们可以派遣一个使者前去游说,就说关中王早有反意,让蒙古大军南下进攻关中王。”赵昀开口说道。

    他也是一个统治者,自然明白一个臣子做大会有什么样的后果。现在关中王的势力,甚至不比之前的金国差多少。

    有这样一个实力强悍的王爷在旁边,同样作为统治者,赵昀不觉得新一任的蒙古大汗,会放任张勇扩张势力。

    “官家!微臣愿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蒙古大汗,让他召回关中王,或者起兵攻打关中。”李全开口说道。

    这一次,自己要立下千古之奇功才可以。

    后人读史书的时候,自己一定会留下重重的一笔,世人皆知是他李全提出了十胜十败之论,更是北上蒙古,说服蒙古大汗,让关中大军惨败,保住了大宋的江山。

    “李卿家!你真乃寡人之良臣也!那就有劳你出使蒙古一趟,我这边会安排战船直接走水路,将你送到金国故地,然后再由金国故地前往蒙古草原。”赵昀开口说道。

    关中王的地盘肯定走不了,所以就只能走水路了,而且草原之上,拖雷家族据说也和关中王不和,肯定会放行的。

    “还请官家放心,臣此去一定说服新任蒙古大汗贵由。”李全跪在地上说道。

    “嗯!那就有劳李爱卿了,寡人在临安府等着你的好消息。”赵昀开口说道。

    看到没有,我大宋也有如此有勇有谋之辈,敢于单人且北上前往蒙古草原。

    先去面见新任蒙古大汗。

    “官家!除了派遣使者之外,也可以向关中王派遣一位使者,就说我大宋愿意投降于关中王,让他给我们半年或者三个月的期限,为我大宋军队争取更多的时间,也为李大人北上蒙古草原争取时间。”一个文官站起来,开口说道。

    “我大宋之前也派出过使者,想要和关中王讲和,但甚至连关中王的面都没见到,这一次再派出使者恐怕是徒劳。”一个二品文官开口说道。

    “今日不同往日,更何况这个使者乃是去投降的,我大宋向关中王俯首称臣,他哪有不见的道理?”一位文官开口说道

    “此计甚妙,臣附议!”

    无论如何过来投降的使者,关中王你总得见一见吧!只要你见了,就可以为我们拖延一点儿时间。

    这是一条非常好的计策,至少所有的南宋文官都是这样认为的。

    “好!那就再派一位使者前往关中王府去面见这位关中王就说,我大宋,愿意成为关中王的附属国。”赵询开口说道。

    很快,南宋的朝廷就动员了起来,各地的军粮开始调动,准备做最后的战争的总动员。

    十几日之后,史天泽和刘黑马等率领的五万河北大军,也来到了长安府,和张勇的关中军队进行了会合。

    足足五万河北大军,张勇都安排在潼关附近驻扎,而中原地区的大军,张勇也早已安排在唐州,邓州,蔡州,还有颍州之地。

    一些河北军队的主要世候将军,也来到了关中王府拜见关中王张勇。(本章完)


  (https://www.zbbwx.net/book/3273642/11110665.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