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天命玄鸟,华夏始焉 > 第212章 太白会运逆兆通代图

第212章 太白会运逆兆通代图


对于李歆霓的关心,皇帝李治和皇后武则天都是心中感动,他们知道,自己的这个姑姑,对于权势政治并不关心。

    唯一需要关心的,便是女宫和君子楼了。

    为了天下可怜孩童,忙碌了一生!

    或许,这也是神鸟愿意赐予永安公主长生的原因。

    李歆霓看向皇帝和皇后两人,至于皇帝让皇后处理政事的事情,她也不想多说,毕竟,自己对于这些事情,也不太关注。

    故而,再次关心了自己的侄儿片刻,她也离去了。

    “侄儿送送姑姑……”

    “不用了!”

    李歆霓摆手,道:“你身体有疾,还是好好修养吧。”

    看着自己的姑姑年轻的背影缓缓离去,皇帝李治脸上也露出了莫名之色。

    两人静静看着李歆霓离去的背影,皇帝李治沉默良久,才叹了一口气,道:“有的时候,朕真的非常羡慕姑姑,羡慕姑姑这种无欲无争……”

    看着身旁的皇帝如此,一旁的皇后武则天则道:“人各有志!”

    “而永安公主必然会青史留名,并未后人所敬仰的一位公主,不是我们可以想象的!”

    皇后武则天也露出感叹之色,“能够在历史之中留下浓墨重彩之人,无一不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也是!”

    皇帝李治回过神来,当即笑了笑,然后道:“既然如此,那朕就听自己姑姑的话,好好休息休息……”

    “如今长安城之中,恐怕也只有姑姑和媚娘你,才是真正关心真的身体。”

    “天下黎民百姓也非常希望皇帝无恙。”

    皇后武则天连忙道。

    皇帝李治微微一笑,没有说话,随即又道:“不过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恐怕就要辛苦媚娘了……”

    “有陛下陪在身旁,媚娘并不辛苦。”

    皇后武则天脸上露出真正的之色,目光如水,深情望着一旁的李治。

    ……

    走出皇宫的李歆霓快速回到了府中,然后继续处理女宫和君子楼的事情。

    在她看来,地方性的女宫被一些人当成烟花柳巷之地,恐怕也不是个例,定然还会有隐藏在暗中的宵小之辈。

    有的时候,李歆霓心中非常好奇,他们这些人是怎么敢做这些事情的!?

    竟然敢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做这些事情,甚至于,明知自己有神鸟相助!

    片刻,李歆霓也想通了。

    正所谓利益动人心,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没有人能够忍住。

    随后,她开始查看大唐各地送过来的文书,她要一一查看。

    至于今日进宫告诉皇帝这件事,皇帝应该也开始行动了。

    就在李歆霓处理着事情的时候,外面一名宫女走了进来,然后恭敬地回禀道:“公主,府外有一名少年拜访!”

    “少年?”

    李歆霓疑惑,不过还是说道:“请进来!”

    随后,李歆霓当即来到厅堂之中,随即便看到一名少年正面容随意的坐在一旁,静静等待。

    而看到李歆霓过来之后,当即恭敬行礼,道:“见过永安公主。”

    “嗯!”

    李歆霓微微点头,“免礼。”

    “吾名袁地,我的祖父名叫袁天罡。”

    少年自报家门,随即目光也在看着自己面前的李歆霓。

    对于少年的目光,李歆霓已经熟悉了。

    毕竟,在生活中她经常受到别人注视的目光,至于原因,也不必多说。

    听到前面提到袁天罡这个名字,李歆霓缺没有太大的反应。

    她不关注政事,对于朝堂之上的事情也不关心自然也不认得袁天罡。

    而少年似乎也看出了李歆霓并不知。目光之中当即露出了一丝失望,不过还是为李歆霓介绍道:“公主可能不知,我祖父袁天罡曾在宫中任职,深的先帝信任,但是因为某种原因,而辞官回……”

    “……我祖父精通相术,同时,有一好友名叫李淳风……”

    一旁的李歆霓静静的听着少年的诉说,既然前面登门拜访,并且说起这件事,应该事出有因。

    看到李歆霓听的认真,少年也说的更加详细,“因为神鸟之故,祖父与其好友李淳风约定退隐,并且研修相术和推演之术,而在祖父去世的最后一刻,终于完成了著作——《太白会运逆兆通代图》!”

    “哦,《太白会运逆兆通代图》?”

    李歆霓疑惑,不知道这个名字又有什么说法。

    似乎是看出了李歆霓心中的疑惑,袁地连忙又道:“不过,祖父在临终之时,交代家父以及后人莫要观看此著作,并且将其封存,让后人择机送给神鸟!”

    “说着,却见袁地当即取来一旁放在桌案上的包裹,同时,从包裹之中取出一铜匣,放在了桌案之上。”

    见此,李歆霓心中也不禁疑惑,疑惑这著作究竟有何神奇之处,竟然不允许他人打开。

    李歆霓又想到袁地口中说的袁天罡精通相术,而李淳风精通推演之术,这又给两人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好,我会交给神鸟的!”

    李歆霓点头,虽然心中好奇,但是对于给神鸟的东西,她不会查看。

    ……

    白止看着桌案上放置的铜匣,又听了李歆霓的诉说,白止也不禁有些沉默。

    “没想到袁天罡和李淳风也出现了……”

    历史其实已经发生了改变,他原以为,这两个人不会出现,只是没想到,还是出现了。

    并且,依旧如同历史那般,将传说之中的千古奇书——《推背图》创作了出来。

    在前世,对于《推背图》上所记载的事情他就非常好奇,即使是现在,仍然疑惑书中记载了什么。

    “袁天罡和李淳风交代后人将这部著作交给自己,难不成有什么深意吗?”

    心中怀着疑惑,白止打开了铜匣,而在铜匣之中,果然放置着一本书籍,书籍之上还写着《太白会运逆兆通代图》几个字。

    不过,除此之外,竟然还放置着一个信封,信封之上,这着“神鸟亲启”四个字。

    “神鸟,写封信是写给你的……”

    一旁的李歆霓将书信递给白止。

    “伱念给我听吧。”

    白止道。

    “不可。”

    李歆霓摇头,认真地道:“这是他人给你的书信,我不能观看……”

    见此,白止也不多说,让李歆霓打开书信,放在自己面前,然后仔细观看。

    片刻,白止心中不禁感叹,甚至于,目光更是看向铜匣之中,目光疑惑。

    其实,袁天罡在书信之中并没有说太多,只是表达了自己对神鸟的敬仰、崇敬之情,然后便诉说了自己一身本事是如何学得的。

    根据袁天罡在书信中所言,他的所有本领竟然是从一枚凤凰古玉之中感悟而来的。

    而古玉自然也不止一枚,而是两枚。

    白止看向铜匣之中,却见两枚凤凰古玉呈半圆形,而两枚凤凰古玉放在一起,正好拼成一个圆形。

    而古玉心形态确实凤凰模样,然而,具体线条却有些朦胧,不似人工雕琢而成。

    至于第二枚凤凰古玉,自然便是李淳风所拥有的。

    “凤凰古玉……”

    白止看着桌案上的凤凰古玉,一阵沉默。

    眼前的这两枚凤凰古玉,就是袁天罡口中,让他们感悟出相应本领、学识的东西,而在白止眼中,却显得格外普通。

    并没有发现什么不同之处。

    “这两枚凤凰古玉是何时的……”

    白止细细打量,同时他从凤凰古玉上面,感受到了古老的气息。

    “所以,这两枚凤凰古玉,历史绝对久远……”

    白止一时看不出,只能将其收进无形世界之中,以待以后再仔细研究。

    随即,他的目光放在了一旁的《太白会运逆兆通代图》上,这本书依然是袁天罡和李淳风通过从凤凰古玉中学到的知识,一同创作的作品。

    而书信中袁天罡也大致诉说了其中的内容,无非就是对后世一些事件的预测。

    不过,若是他人阅读,没有相应的学识,恐怕也是一时无法看懂的。

    摇摇头,白止将外面的李歆霓叫了进来,然后指了指桌案上的《太白会运逆兆通代图》道:“这本书于我无用,便送给你了!”

    “好!”

    李歆霓也对着书中的内容好奇,于是也没有拒绝。

    不过她也保证道:“我自然会好好保管……”

    “不用。”

    白止却道:“不用刻意去保管,当然,也可以传出去,让更多的人阅读……”

    “……也好!”

    李歆霓微微点头。

    同时,白止又去到:“这本书的名字太长了,重新取个名……就叫《推背图》吧!”

    “推背图?”

    李歆霓好奇,不过也没询问,不过是一个名字罢了。

    接下来,再次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李歆霓处理着女宫和君子楼的事情,没多久,皇帝便将之前出问题的女宫处理结果给了李歆霓。

    处理结果李歆霓非常满意。

    那件事背后的所有人,以及背后真凶,都被挖掘了出来,至于结果,自然不必多说。

    永徽三年,公元683年,冬!

    正在府中看雪的李歆霓突然得到了来自宫中的消息,让她面容微变,随即起身连忙赶往宫中。

    皇帝病危!

    李歆霓有些沉默,如此一幕,是如此熟悉。

    可是让她无法接受的是,此时的皇帝不过登基三年,难道就要……

    她连忙摇头,仍旧无法相信。

    长安城之中,大雪纷飞,鹅毛大雪飘落,将整个天地都包裹在厚厚的积雪之中,银装素裹,不过如此!

    马车在宽敞非常的街道之上行走,窗外传来积雪被碾压的“咯吱”声,更是加剧了李歆霓心中的急切。

    世界安静了,只有马车外面寒风的呼啸进入耳中。待进入宫中,马车未停,一路进入。

    来到一处宫殿之前,李歆霓走下车驾,大红色的大氅将其娇弱、窈窕的身子包裹,白色的雪花落在云鬓之上,更加增添几分风韵。

    李歆霓未曾理睬落在身上的雪花,快速走进了宫殿。

    宫殿之中,大量御医矗立,然而,李歆霓还没进入,便听到了侍者的一声高唱:

    “陛下……驾崩了——”

    公元683年,在位仅仅三年的皇帝李治便驾崩,然而,此时的朝堂政事竟然不知不觉脚被皇后所掌控。

    太子继位之后,皇后仍以听政之名插手政事。

    一时间,朝堂之上,阴谋横行。

    然而,自从永安公主从宫中返回之后,便不再出府,即使是新帝登基,都没有到场。

    甚至于,永安公主连女宫和君子楼的事情都不再处理,逐渐交给了相应的官吏手中。

    一时间,永安公主这个名字,似乎逐渐从长安城百姓的心中淡去了。

    神鸟也不常现身,世人不知神鸟踪迹。

    但是他们却知道,神鸟在大唐,神鸟伴随于永安公主身侧,赐予永安公主长生。

    甚至于,有人心中猜测,待永安公主薨逝之时,便是神鸟离去之际。

    然而,却无人想到这一天会来临。

    永安公主从长安城淡去之时,皇宫之中变得更加凶险,形式波谲云诡,各种势力在暗中交手、触碰!

    公元684年,皇后武则天以皇帝李显无能,废黜皇帝李显,立先帝第四子李旦为帝,同时,皇后武则天临朝称制!

    适时,朝堂上下,天下之人,皆知皇后武则天有为帝之心。

    然而有人却也认为不可能,毕竟纵观历史,无有女子为帝者,故而,女子岂能为帝?

    而忠于李唐天下者众多,但是因为李姓皇室势微,无有能力者,故而,多有人前来永安公主府,乞求永安公主出面。

    在他们看来,永安公主乃是太宗皇帝之姐,大唐高祖之女,并且已有一百多岁,长生不老,有神鸟庇佑。

    恐怕也只有永安公主能够阻止妖后的阴谋诡计!

    永安公主府中,李歆霓圣尊大红色长袍,坐在庭院之中。而庭院之中的花圃中,早就再次种上了奇花异卉,此时,正是鲜花盛开之季节。

    “公主,府外有许多朝中大臣请求觐见。”

    一名侍女上前,恭敬地禀告道。

    “还是因为皇后之事?”

    李歆霓皱眉,询问道。

    “是!”

    李歆霓虽然轻易不再出去,但是对于朝堂之事还是了解的,对于皇后武则天的做法,自然也知道。

    这让她心中也有些疑惑,“武则天真的要那般……”

    (本章完)


  (https://www.zbbwx.net/book/3273649/11110922.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