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重生大宋:原来我竟是世家公子! > 第20章 才情横溢的诗会1

第20章 才情横溢的诗会1


“这是你的创作?”

  继亭惊讶地询问,引得全场好奇。

  李询爽朗一笑。

  “你觉得呢!快换纸,磨墨!”

  “好的。”

  继亭听话地应答。

  赵佶已无言以对,他眼神犀利地盯着李京,让李京额头渗出汗珠,内心却乐开了花。

  儿子,加油!就算科举无望,但若能娶到康福帝姬,我们家的荣宠也不会断绝。

  李京心中默默擦拭喜悦的泪水,老怀安慰。

  一位娇俏的侍女走近,小心翼翼地拿起李询的诗,悬挂在一旁的架子上。

  众人的目光似乎不够用,李询的字迹独树一帜,宋徽宗开创的瘦金体在大宋广为流传。然而李询的字如鱼跃龙腾,苍劲有力。

  他的狂草诗篇挂于翠竹旁的架子上,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李询蘸墨挥毫,直到三首诗完成后,他才面微红地将毛笔随意搁置在笔架上。

  “这三首诗,灵感突发,还请大家鉴赏。”

  目睹李询大放异彩,高世德又开始挑刺。

  “写的啥玩意儿?我看不懂!是不是怕丢脸,随便涂鸦的?”

  “哼!今天就让你见识一下我的文采。”

  李询负手仰望碧空,随后低头看着高世德,大声宣告:“你听好了,我和你的学问不同,你无法比拟。我今天不再隐藏,摊牌了。现在就让你看看我的真本事。”

  “第一首,名为《竹石》:紧紧咬住青山不放松,根深扎在破裂的岩石中。历经千万次磨砺,依然坚韧,任凭四面来风。”

  “第二首是《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得失转眼成空。青山依旧,夕阳几度红。白发渔夫江边闲坐,看惯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第三首是《精忠报国》:烽火四起,北望江山寒,龙腾马啸,剑气如霜。心如黄河水浩渺。二十载驰骋疆场,问谁能抵挡。恨意狂涌,刀锋所向,无数忠魂异乡埋骨,何惜百死报效家国。忍痛惋惜,无言泪满眶。狂风起,云低垂,何时归来射雕英雄。马蹄南去,人北望,草色黄绿,只见风沙飞扬,唯有青锋握手中,一声喝令江山变色。天高朗,日月明,地起伏,世事沧桑。谁主宰这片苍茫,风雷激荡,抬眼看,江山如画间。”

  李询朗声诵读完毕,四周一片寂静。他呵呵一笑,心满意足地想,都被小爷的才华震慑了吧。

  人群簇拥至画前,对照着宋徽宗的画作与李询的诗句。赵佶引领着文武百官挤出一条道路,走近人群。李询吟诗时流露出的那份傲气与豪情,令赵佶感受到了久违的青春气息。尤其是那三首诗,意境深远,令人回味。

  李询看着众人对他的作品赞叹不已,悄然退至人群末尾。心底暗自一笑,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真是不错,虽不会创作,但背诵总是可以的。

  三层阁楼上,昭君等人听见李询吟诵诗歌,望着他那慷慨激昂的模样,四人眼中闪烁着光芒。她们取来纸笔,一边倾听,一边记录。

  香君紧握着“精忠报国”的诗篇,频频点头:“这首‘精忠报国’实为佳作,如果我没猜错,仅凭此诗,那幅画已是李公子囊中之物了。”

  齐霏望向昭君,轻声道:“妹妹,你可别错过了这个机会。外界对他诸多非议,但今日所见,或许另有隐情。李公子的这三首诗,才华横溢。”

  楼上众人纷纷议论,

  “好诗,

  //  真是好诗!恐怕今日无人能超越了。”

  “没错!我们之前低估了李公子。”

  “不对劲,李五怎会有这般才情?定是请了人代笔,绝非出自他本人之手。”

  高世德的话引起一阵骚动,高俅恨不得立刻冲上去教训这个不成器的儿子。官家即兴提出以诗配画,若说李询请人代笔,岂不是质疑官家的公正?

  “哦?你说我抄袭?呵呵,今日我就让你见识何为真正的才华。”

  李询已有些醉意,诗成酒下,狂放之态更甚,摇摇晃晃地穿过人群。他看着眼前的老父和众人,傻笑着。

  “昭君,昭君,快把你的琴拿过来,我要用。”

  李询突然大声呼喊,不知昭君能否听见,只是在人群中大声叫嚷。

  李京瞥了一眼儿子,又看了看官家,见他并未阻止,心中暗喜,儿子今日的表现实在让他骄傲。

  三楼上的昭君听到李询的呼唤,原本黯然的心情瞬间振奋。她清楚地记得李询与那位女子的互动。

  昭君连忙起身,抱起琴便往楼下奔去。香君看着另外两位花魁,叹了口气:“我们也下去凑凑热闹吧,否则风头全让昭君一人独占了。”

  本应在下半场才登场的四位花魁,因李询需琴,昭君被召唤,于是她们纷纷下楼,加入了这场热闹。

  李询再度成为焦点,东京城内名声显赫的四大名妓之一,王昭君,在他的召唤下,匆忙携琴而来。这样的风采,在那些缺乏才情的纨绔子弟眼中,比李询方才吟诗的场景更为引人注目。

  「公子有何吩咐?」

  「借用一下你的琴。」

  「公子请自便。」

  王昭君将沉重的琴置于桌上,平日里她独自搬运颇为吃力,但此刻听到李询的召唤,竟一口气从三层楼上抱琴而下。

  李询坐回先前赋诗的位置,轻轻拨弄几根琴弦。正欲演奏之际,秀芳楼的香君款款走向群臣,深深行礼,然后转向李询提议:「小女子香君,不知能否有幸随公子的琴音起舞。」


  (https://www.zbbwx.net/book/3313184/11111114.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