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80年代在呼唤我 > 第一百二十六章展望未来

第一百二十六章展望未来


  未来技术,离不开芯片。

而要想造芯片,不仅要会设计,更要会造。

通过后世的报道,很多人都知道,小小的风车之国,拥有全球最顶尖的光刻-机技术。

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脚盆鸡的光刻机曾是全球-第一。

在八十年代,脚盆鸡在光刻机领域形成了垄断地位,仅尼康一家企业便独占50的市场,佳能则次之,鹰酱爸爸都要乖乖从他们那里买光刻机。

而当时的风车之国的ASML还是一个十分不起眼的小公司,员工时常为公司明天的发展而担忧。资金、人才等等,ASML样样都缺。

可此后的20年,双方身份互换。

其实,这一切都是鹰酱爸爸在打压的后果。

还不是八十年代,鹰酱发现自己养的儿子,要超过自己,比自己还要有钱,于是决定扶持一个更弱小的宠物,免得某个养不熟的二五仔再次背刺自己。

不过在此之前,张远决定,先升级自己的工厂。

作为重生者,张远十分清楚,此时脚盆鸡的代工厂,主要集中在东盟四国——太国、马来东亚、印度尼系亚和菲绿宾。

具体有多疯狂?

随着1985年秋的日元增值休克,脚盆鸡的加工工业开始在太国、马来东亚、印度尼系亚掀起了一个真正的投资浪潮。

脚盆鸡采用一切手段将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流程转移了出去。

1990年和1991年太国的总投资中40%以上是脚盆鸡子公司对新建工厂的投资。

1993年马来东亚的松下公司一家就占据了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4%。

可想而知,脚盆鸡在东南亚的投资有多疯狂了。

张远很想现在就进场,但是张远清楚认识到,刚刚起步的天兴电子厂有很大的差距。

“不能着急,还有几年时间,当务之急,是规划和升级。”

“争取在1991年后,全面拿到脚盆鸡的代工市场。”

于是乎,张远回到蜀都后,第一件事情便是连夜开会。

安达拉·达席尔瓦、冲田职家、林灵、吴天发、王恺等一众公司高管都来了。

在把大工厂的事情宣布完后,安达拉和冲田职家反而露出严肃的表情。

冲田职家犹豫再三,还是开口道:“张远君,并不是我想打击你,三零的要求是极其严苛的,我们和玛来东亚比,优势……并不大。”

安达拉也说道:“老板,我们的技术工人还没有完全熟练掌握技术,对产品的质量会有所影响。

如果只是组装简单的小家电,问题不大,一旦过于复杂,很容易出现偏差。”

对于两位老外的担忧,张远并不是很担心。

在后世已经证明了,兔子家是能生产出优秀的产品。

在虚心听取众人的担忧后,张远给大家一个定心丸:“玛来东亚虽然配套设施比我们更成熟,但不意味着他们有绝对的优势。”

“我们有我们的优势,技术工人能力有限,那就加大流水线长度,让更多工人参与进来。不要忘了,人力成本可是我们最大的优势。”

“一个工人不行,我们就找五个,五个不行,我们就找十个。”

说到流水线,张远第一个想到的是富士康工厂。

尽管被人抨击为“血汗工厂”,但不可否认,后世的富士康在全球代工领域,已经占据了非常高的市场份额,还被称为了“代工巨头”。

对外,富士康工厂标榜自己是高新科技企业,但对工人的需求是非常大。

结合自身,张远觉得采用富士康模式是眼下最合适的。

况且,给那群湾湾瞎折腾,还不如自己来弄,起码能正规的多。

安达拉对于生产线十分熟悉,在拿到张远给他的具体流水线图纸后,他开始打造流水线。

除此之外,张远压下所有反对声,开始盖集体宿舍,扩建食堂、厂房,还加装了很多的空调。

在外人眼里,张远这些行为都是瞎花钱。

一些人甚至无法理解,张远花几百万打造流水线,觉得花这么多钱,请工人来干多好。

对此,张远懒得解释。

于是,老爹张国忠又被推出来当说客。

顺带一提,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张远已经搬出去自己住了。

为此,今天张国忠特意跑来“堵门”。

“儿子啊,你是不是受什么刺激了?一回来就大手大脚的花钱。我听说一套流水线打造下来,花了几百万。”

“没什么,只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对此,张远说道。

张国忠还是有些无法理解:“可也用不着花那么多吧。”

对此,张远有些无奈。

八十年代的国人,骨子里就是舍不得花钱,毕竟穷怕了。

“爸,专业的事情让专业的人来决定,我们现在花的每一分钱,都是为了以后挣得更多。”

“很快脚盆鸡那边会派人来考察,如果他们发现我们连像样的生产线都没有,你觉得他们会对我们有信心吗?”

“但也不能为了面子,花这么多钱吧。”张国忠还是有些不理解。

“哎,爸,和你说了,要多看书,多学习,你怎么老不听。”张远用长辈的口气说道。

“现在国外最先进的生产线,都可以半自动生产,我们厂还停留在最原始阶段,产能根本跟不上。”

“外加上我们是以代工为主,无法决定我们生产什么,接到上面订单就生产。”

“现在是小家电还好,以后若是生产复杂的电脑呢?我们要怎么办?重新培训工人?”

面对张远的反问,张国忠无话可说。

他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有些舍不得这些钱。

张远能理解这种心态。在八十年代,国人并没有意识到先进生产模式的重要性。

为什么苹果推出之前,国内生产不出合适的手机,直到富士康进入大陆后,才得到了极大的改变?

为什么国家要花大力气,吸引特斯拉来建厂。

其实都是为了引进先进的生产模式和技术。

…………


  (https://www.zbbwx.net/book/3317311/51386156.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