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大明:皇兄,你的江山我来守! > 第159章 孙传庭

第159章 孙传庭


两天后,或许是受到京城日益喧闹的"舆论"压力,紫禁城的天子终于做出回应,颁布了诏书。

  召回在天启年间被罢免职务的詹事府少詹事钱龙锡,恢复其原有职位。

  消息一出,京城顿时哗然。有人对天子的"软弱"感到失望,一些好事的百姓甚至拿先帝即位时的例子暗讽天子识人不清。

  当然,许多东林官员则欣喜若狂,京城中弥漫多日的"舆论"瞬间消散,仿佛从未发生过。

  按常理,像钱龙锡这样失意的老臣复职后应该去乾清宫暖阁谢恩。但据说,这位东林大佬在乾清门等待许久,也没能见到天子。

  对于宫内外流传的"流言蜚语",深居宫中的天子有所耳闻,却无暇顾及。他的注意力全在前一天刚到京城的前任吏部郎中孙传庭身上。

  这位被誉为"大明脊梁"的历史名人,曾有人高度评价他"传庭死,而明亡"。

  每当想到这里,朱由检的呼吸就会加速,他对即将进行的奏对也更加期待。

  ...

  ...

  此刻,孙传庭在几个内侍的陪同下,步履蹒跚地走向内廷的乾清宫,脸上满是沉思,丝毫没有欣赏沿途皇宫美景的心情。

  他是山西代州人,因为祖先连续有人中举,在当地也算是个"世家大族"。他自己也在万历四十七年考中进士。

  由于殿试成绩优异,加上相貌堂堂,他的仕途起点很高,直接被外派为河南永城知县,随后又被调任为商丘知县。

  由于出身于"士族",孙传庭深知仅靠个人力量难以治理地方,因此他上任初期便着力与当地豪门富商建立良好关系,在他们的协助下,成功整顿吏治,深受民众敬爱。

  由于政绩显着,加上在天启年间防御山东白莲教徐鸿儒的行动中有功,孙传庭被召回京城,晋升为吏部郎中,前程无可限量。

  然而,他性格刚直,不满当时权倾一时的"九千岁"魏忠贤专权,于是愤而辞职。

  原本以为仕途就此终结,但几位自称"锦衣卫"的不请自来者,让孙传庭心中已熄灭的"雄心壮志"再次燃烧起来。

  即使此刻他正步入庄严的皇宫,即将与传说中的"中兴之主"单独奏对,孙传庭仍感到一丝荒谬。

  他虽辞官归乡,但并未与朝廷完全隔绝,清楚地知道天子在过去半年里的举措。

  无论是迫使贵族交出军权,还是调动军队稳定朝局,或是独自决策,布局辽镇,都显示出这位新天子的非凡之处。

  这样的"中兴之主"重用有真才实学,前朝不得志的老臣合情合理,但为何他会注意到像自己这样的"平庸之人"呢?

  尽管他在任上政绩卓着,却也不至于被当时的闲散宗室"信王"所熟知。

  孙传庭沉默不语,身边的宦官也在暗自揣测。眼前这位文官虽仪表堂堂,身材魁梧,似有"文武双全"之态,但最高官职不过是正五品的吏部郎中。

  自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南京登基以来,近三百年的历史中,恐怕没有正五品官员单独在乾清宫面见天子。

  如此看来,这位文官岂不是比曾任正四品大名知府的卢象升更得"天子青睐"?

  想到这里,引领的宦官心中一动,呼吸也变得急促。如果不是司礼监秉笔王承恩在天子身边无法抽身,御马监提督曹化淳又忙于宫禁整治,这个接待"新贵"的美差或许就不会落在他头上。

  "孙大人,您脚下留神..."

  仅仅几个呼吸的时间,领头的宦官已想通前因后果,脸上堆满讨好的笑容,言语间多了几分谨慎。

  "公公太客气了..."

  耳边突然响起的声音打断了孙传庭的思绪,短暂的惊讶后,他感激地拱手致谢。

  身为进士出身的朝廷官员,他以前"位卑言轻",远远没有资格与这些"天子家奴"交往。

  "不敢当,不敢当..."

  见此情景,几个小太监连忙侧身避开,不敢接受孙传庭的还礼。

  他们在皇宫中服侍已久,对天子的“性情”十分了解,尤其擅长揣摩官员的“升迁之道”。就像当今天子,也有点“疏于政事”,除了每月初一的大型朝会,其他难以决断的政务,就会单独召见大臣进宫面谈。

  自从朱由检即位以来,凡是可以单独入宫面见天子的大臣,无一不是深受皇帝信赖的重要官员,比如现任京营总督秦良玉,或是代天巡狩、总督辽东的毕自肃。

  如今,继大名府知府卢象升之后,恐怕又有一位大臣将要崭露头角,成为崇祯朝的新贵。

  怀着讨好之心,围绕在孙传庭身边的宦官故意放慢步伐,详细介绍沿途的皇宫美景。在他们的影响下,孙传庭原本紧张的心情也有所缓解,不知不觉穿过雄伟的乾清门,到达了乾清宫。

  "孙大人,快到了……"

  耳边轻声的呼唤让孙传庭收敛起嘴角的微笑,他下意识地向前看去,只见一座宏伟的宫殿映入眼帘,牌匾上写着“乾清宫”三个大字。

  他轻轻向身边的宦官点头致谢,然后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有些凌乱的衣衫。等到呼吸平复,孙传庭在领头宦官的带领下,缓缓踏上白玉台阶,走向每一位大明官员梦寐以求的宫殿。


  (https://www.zbbwx.net/book/3319235/11110975.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